中国产经网

产经行业的
探索与发现
更多行业干货分享,关注中国产经网Www.chinaice.cN

量子点仍需五年孵化期,自发光电视静待新力军

更新时间:2016-10-09 11:29点击:

  9月29日,量子点技术全球权威、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彭笑刚在《走近科学》量子点专题节目中表示:“量子点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优秀的发光材料,量子点发光将会是下一代显示技术最有力的竞争者”。这项被国家十三五规划所大力支持的技术具有自发光特性,色纯度非常高,发光光谱非常窄,根据需要可以随意调整颜色位置,实现最好的显示效果。三星等行业巨头纷纷重金投入量子点电视的研发,促进技术孵化,预计五年后消费者可真正享受到技术革命带来的全新视觉体验。可当我们展望五年后的美好未来的时候,一个令广大消费者困惑的问题却难以回避:现在市面上销售的量子点电视到底是什么东西?

  蛋当鸡卖,忽悠不成反破产

  当下热炒的量子点电视本质为在传统LCD显示技术的基础架构上,额外增加了一层量子点薄膜或量子点管。量子点本身是肉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无机纳米晶体。每当受到光的刺激,量子点便会发出纯净的有色光线。按国内主推量子点的厂商TCL的定义,在售的所谓“量子点电视”,准确讲应该叫“量子点背光源液晶电视”,其内在技术只是液晶电视众多色域提升技术中的一种,和ULED、GLED不以“量子点”自称的液晶电视本质上并无二致。说白了,这只是量子点发展的“蛋”的阶段,仍需经过较长时间的孵化发展才能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量子点电视。

  这种“雏形电视”从专业角度看依然是光致发光的传统模式,液晶屏幕本身无法进行自发光,需要在液晶屏幕后方安装一块能够发光的背光光源来提供背光,从而点亮液晶显示屏幕。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增加了设备的功耗,我们所深恶痛绝的“漏光”现象,究其根本也是因为这一点。LGD的OLED销售副总裁李廷汉表示,目前市场上的量子点电视仅在液晶上增加一张量子点膜,为的是弥补相对弱的色域,却并未摆脱狭窄的可视角度,无法呈现完美的黑色。不过,即便如此,采用背光所带来的漏光现象,以及HDR呈现范围有局限等液晶本质上的局限性,依然存在。缺陷甚多的量子点电视如今价格却贵得离奇,量子点本身的成本并不高,而现在一个百来块的量子管却溢价至几千元,在这只“好蛋”还没孵化出“好机”的时候卖如此高的价格,无怪乎许多消费者难以接受。

  而更糟的是,市场的不认可浇灭了投资人的信心,全球量子点技术巨头QD Vision被曝出遭大股东撤资,而其在台湾的生产线也已停工待售。更有内部人士透露,团队高层已宣布解散核心团队,诸多项目被迫下马,大部分员工也无奈离开。

  这一局面或许也是量子点电视厂商意料之中的事,此前,TCL多媒体CTO陈光郎就坦言,受限于现阶段的量子点电视还是光致发光,并非电致发光,仅是TCL主推的量子点显示技术发展的中间产物。

  所谓未来,仍未到来

  既然目前的量子点仍只是概念的幻影,那要到何时梦想的阳光才能照进现实呢?彭笑刚认为,量子点LED不需要液晶,直接发光,这是一个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大概需要5年时间,采用电致自发光的真正的量子点电视才能够批量生产上市。资深家电行业专业刘步尘表示,如果5年后真有电致发光量子点电视问世,这种未来还是可期待的,毕竟,真正的量子点电视和OLED一样,具备柔性显示特性,二者将合力推动“显示无处不在”时代到来。

  自发光的显示技术被LGD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拥有强悍的黑场能力、色域极广、无有害蓝光等突出特性,目前已被OLED技术所实现。2015年以来,媒体关于OLED的报道层出不穷,多为各路资本纷纷进入。比如,此前一直拒绝进入OLED领域的华星光电,已决定募资500亿元进入高世代液晶及AMOLED面板领域;而另一大面板巨头京东方,则已初具OLED面板产能,并有可能于明年上半年推出大尺寸OLED面板。此外,鸿海整体收购“液晶之父”夏普之后,第一笔资金即投向OLED,郭台铭布局OLED的急迫心情由此可见一斑。可以说,全球OLED产业状态可用“全产业链同时发力”来形容;相比之下,企业围绕量子点电视布局力度要小得多,资源投入也比较有限。

  资本的态度在量子点技术尚未成熟的背景下不难理解,无法带来直接利益的产品也无法从消费市场上获得投资回报。LG Display 公关部部长李重焕在采访中表示,由于量子点电视在画质、色彩转化、曲面制造、厚度设计等方面仍有很大局限性,量子点电视不过是向OLED 过渡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技术的未来仍未到来。

  但无论如何,一项能改善人们生活、促进行业进步的技术都是值得期待。在这样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里,一枝独秀不是春。自发光时代的全面到来需要OLED、量子点技术、甚至其他未来新兴技术的共同推动,只有这样,这个行业才能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与创新力,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在技术的切磋、融汇、革新中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