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网

产经行业的
探索与发现
更多行业干货分享,关注中国产经网Www.chinaice.cN

从之江实验室出发,18岁的阿里要做基础科研生力军

更新时间:2017-09-08 09:06点击:

  1999年9月9日,阿里巴巴成立了。2017年9月8日,阿里巴巴迎来了自己的18周年庆,数万名阿里员工从全球各地汇集到9月8日晚的杭州黄龙体育中心参加2017集团年会,包括来自21个国家的800多名外籍员工。

  然而,阿里巴巴为自己准备的18周岁成年礼,却从半年前就已经开始。2017年3月9日,阿里巴巴首开杭州召开首届技术大会,动员公司两万多名技术人员投身“NASA”新技术战略:面向未来20年组建强大的独立研发部门,为服务20亿人的新经济体储备核心科技。

  半年后的2017年9月6日,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之江实验室在余杭区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正式挂牌成立。之江实验室既是阿里巴巴NASA计划构建开放协同学术生态的一部分,也瞄向国家实验室布局领域以及国家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重点领域。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18岁的阿里巴巴就要成人了,成人了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要为社会贡献更多力量。而要成为中国未来20年甚至更长远时间内的基础科研生力军,是阿里巴巴在下一个18年的担当。

  中国基础科研进入新阶段

  2017年七月发布的《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6-2017)》显示,在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排名方面,中国在G20中排名第8位,是G20中唯一进入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

  所谓国家创新竞争力,指的是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可持续五个方面因素综合反映和共同作用的结果。报告指出,对于国家创新竞争力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创新基础和创新环境,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影响了国家创新竞争力。

  换言之,就是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发展,国家创新竞争力也将随之跟进。报告建议,中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要积极把握世界新一轮技术创新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创新竞争和融入国际创新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创新地位。

  在另一方面,中国的国家创新竞争力在跟进,但基础科研却不容乐观。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2017)》,通过对80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全覆盖、全方位的评估,申请的发明专利占所有专利的比重约仅有41%左右,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部有效专利数的比重更是只有约24%。相比之下,美日欧发达国家的发明专利占比在80%甚至更高的水平。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质量明显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这说明中国的基础科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中国的创新基础和创新环境已经具备,接下来正是阿里巴巴这样已经积蓄了18年经济实力的企业,着手推进中国基础科研创新的好时机。

  中国自己的“NASA”计划要芝麻开门

  搞基础科研就要长期的科研经费支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拨款来自美国联邦政府预算,自1958年成立到2011年期间,每年的预算达到了平均约100亿美元,2015年到2020年的平均预算更达到了惊人的200亿美元,而著名的阿波罗登月飞船及发射火箭总共耗费了约830亿美金。

  如今,中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也可以有机会提出自己的“NASA计划”。2017年5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17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及全年业绩,全年总收入达到1582.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除总收入外,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盈利,去年全年阿里巴巴集团经调整的净利润为578.71亿元;营运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803.26亿元。

  而就仅在五年前,阿里全年收入还只有64.17亿元,分析最近五年业绩数据可见:阿里巴巴集团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72%、52%、45%、33%、56%,年均收入增速在51%以上。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由当年的B2B业务扩张成为横跨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大数据、全球化等多方面的生态系统,阿里巴巴经济体的生态效应才刚开始显现。

  正是有了1582.73亿元人民币年收入、578.71亿元净利润、803.26亿元净现金流以及年均51%的增速,才让阿里巴巴有底气问鼎中国的“NASA”计划:面向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等核心技术,建立新的机制体制,为服务20亿人的“第五大新经济体”储备核心科技。

  马云说,“以前我们的技术跟着业务走,是‘兵工厂模式’,但手榴弹造得再好,也造不出导弹来。阿里巴巴必须思考建立导弹的机制,成立新技术研发体系,聚焦核心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解决10年、20年后的困难。”

  阿里巴巴强力推进“NASA”计划

  自阿里巴巴的“NASA”计划推出短短半年来,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2017年5月 3日,由中科大、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协同完成参与研发的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这标志着我国的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已迈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2017年5月18日,全球权威机器视觉算法测评平台KITTI的世界纪录被刷新,由阿里巴巴iDST视觉计算研究员华先胜领导的团队将其车辆检测的准确率拉升至90.46%,而车辆检测被认为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极具挑战。而iDST是阿里巴巴通过AI技术推动NASA计划落地的核心团队,通过阿里云向各行业输出技术及服务能力。

  2017年6月26日,原亚马逊资深主任科学家(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任小枫确认加入阿里巴巴,担任人工智能核心团队iDST的副院长和首席科学家。随后,2017年7月5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王刚确认已经加入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担任杰出科学家,负责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理解的研发工作。

  2017年7月20日,阿里云的城市大脑有三项技术论文同时入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第25届国际多媒体会议ACM Multimedia(简称ACM MM),而这三项研究结果均由阿里巴巴iDST(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成员得出。

  阿里巴巴NASA计划这半年来的其它成果还包括:2017年4月推出的业内首个浸没式液冷服务器集群——“麒麟”数据中心,把能源使用率(PUE)逼近了理论极限值1.0;网商银行采用量子技术在专有云上完成了量子加密通讯试点,阿里云成为全世界第一家可以提供量子加密信息传送服务的云计算公司等。

  阿里云成为越来越多“NASA”计划新技术的输出平台。作为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平台之一,阿里云正在不断扩大在中国和亚洲市场的领先优势。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阿里云现阶段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对新技术的投资。

  当然,阿里巴巴“NASA”计划能在短短半年取得多项成绩,这是源于早前的布局。例如,两年前,阿里巴巴和中科院就合作成立了亚洲首个量子计算实验室,开展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前瞻性研究。

  之江实验室仅仅是开始

  2017年9月6日成立的之江实验室即是阿里巴巴“NASA”计划的最新进展,也标志着阿里巴巴“NASA”计划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浙江省政府发文表示:之江实验室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础学科群,整合一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汇聚一批全球顶尖的研发团队,取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共性技术成果,支撑引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积极争创网络信息国家实验室。

  之江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聚焦网络信息技术前沿,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基础,以泛智能、强实时、高安全为抓手,以未来网络计算和系统、泛化人工智能、泛在信息安全、无障感知互联、智能制造技术为方向,开展重大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推进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有机互动和深度融合。

  更有特色的是之江实验室的组织方式:之江实验室是开放协同、混合所有制的新型科研机构,按照“一体、双核、多点”的架构组建,即建立以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之江实验室为一体,以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为双核,以国内外高校院所、央企民企优质创新资源为多点的组织架构。

  之江实验室的成立,是中国基础科研的新尝试。辽宁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季指出,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特别是目前存在着基础研究远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让企业更多参与到基础研究中去,成为基础研究的生力军。

  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基础科研的生力军,这是因为企业对市场变化最敏感,也最了解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能够找准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的基础研究方向。实践中,那些主动进行基础研究的企业,一旦实现研究突破,就能抢占产业核心技术制高点。

  之江实验室是一个新的开始。之江实验室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袁家军担任理事长,中科院原院长路甬祥担任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副校长朱世强担任实验室主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为四名副理事长之一,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任理事会成员。这样一个强大的产学研加政府的阵容,是企业参与基础科研、成为基础科研生力军的一个有益探索。

  阿里巴巴CEO张勇表示,“最终实验室的成功,是人才引进的成功,人才落地的成功。阿里巴巴集团充分发挥在过去18年建立的商业生态技术生态优势,汇聚全球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能够为之江实验室的发展打造人才高地。我们一定会用好阿里人才高地的优势,吸引更多优秀科学家落地浙江。”

  从之江实验室出发,18岁的阿里巴巴站在了新征程的开始。(文/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