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6-20 06:22点击:
价值二
文化与历史传承的新载体
12月14日,2010网络搜索营销年会上,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在演讲之初,展示了几张幻灯片,上面的主角依次是乡村的酋长、印刷机和计算机服务器。
这种变迁,反映的是信息传播介质的变化 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和传承信息及文化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而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搜索。
广义的搜索,在网络空间无所不在,也因此有了“信息传递的定位仪和加速器”之称。
另一个事实是,任何搜索引擎都是有立场,有倾向的。因此,业界也公认: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抓住了搜索引擎,谁就抓住了话语权,抓住了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主动权。
从全球文化传播的实践来看,“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程学旗说,“各国都希望在互联网上有自己的声音和影响,搜索引擎可以提供大规模、高质量的根据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播。”
而最能承担起这一任务的,往往是本土的基于本国语言的搜索引擎。“搜索是基于语言的,涉及对文化的理解,你不能指望自己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观通过别国的搜索引擎来传播。”有业内人士如是指出。
正因此,各国政府都对发展本国语言的搜索引擎给予了极大关注。法国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建设法文的搜索引擎,在韩国、俄罗斯、捷克等国均是如此。
据介绍,在韩国,其本土搜索引擎Naver的发展相当成功,凭借对韩国文化和民族特质的理解,在市场上占绝对优势。在俄罗斯,其俄语搜索引擎Yandex多年来也主导俄罗斯搜索市场。在捷克,网站Seznam也一直享誉其搜索市场。
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互联网上,对这些海量信息的整理和分析,也有了极大价值。无论是在商业领域,还是文化领域,抑或国家信息安全方面,均是如此。
很多学者直言,从数据角度看,谷歌已经形成了一个超大的计算机群,所拥有的数据资源是无法估量的,价值非常大。“基础设施能力和所拥有的数据资源的多少,是信息时代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可以看成是另一形式的 核武器 。”
正因此,当谷歌推出其宏大的“数字图书馆”计划时,才会在法国、德国等国遭遇到强烈的反对。
法国总统萨科齐就直言,“我们不会让一家大公司为了自身利益,掠夺法国的文化遗产”,“不能让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来的法语遗产白白流失”。德国文化部部长纽曼表示,作为对谷歌的回应,将大力建设“德国数字图书馆”,以保护国家的文化认同和著作权。
“互联网没有疆域,但利益有疆界,有民族性,有国界。”有专家指出:搜索引擎关系着文化与社会的信息安全,关系着信息处理标准掌握在谁的手上,也关系着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的文化传承。
“中国有句古话 盛世修书,把信息资源收集好、整理好、利用好,相当重要。”程学旗说,美国早在上世纪中后期就已大规模开展这一工作,现在,中国也已到了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