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网

产经行业的
探索与发现
更多行业干货分享,关注中国产经网Www.chinaice.cN

2018世界哲学大会郑小明世界观和方法论

更新时间:2018-09-20 16:03点击:

  2018世界哲学大会 郑小明 和大家一起哲学

  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创始人的哲学

  哲学的意义

  ◎清宇宙人生真相,明年月日时真理;

  ◎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哲学的方向

  ◎文明的增量郑小明哲学的方向

  郑小明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体二宗三际多元三际二宗一体○

  ◎多元三际二宗一体二宗三际多元◎

  郑小明本体论

  ◎本体=○

  ◎本体+主体+客体=一体二宗三际多元

  郑小明思维与存在论

  ◎本质先于存在是明思维

  ◎本质就是存在是心思维

  ◎存在就是本质是正思维

  ◎存在先于本质是反思维

  郑小明“学以成人”的时代标准与理念选择

  ◎做文明的增量者

  ◎郑小明世界观:一体 二宗 三际 多元

  ◎郑小明人生观:学习 实践 创造 享受

  ◎郑小明价值观:德富 财富 心康 体康

  ◎郑小明审美观:生命 人性 品质 效率

  ◎郑小明幸福观:自我 家族 社会 全球

  郑小明德富财富论

  ◎人类文明发展的五种形态

  A.原始文明B.封建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E.地外文明;

  人类文明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升级时代。

  ◎不同文明形态和阶层,人的现实存在形态不同。

  A.原始文明人的现实存在形态 : 德负财负时代;

  B.封建文明人的现实存在形态 : 德富财负时代;

  C.工业文明人的现实存在形态 : 德负财富时代;

  D.生态文明人的现实存在形态 : 德富财富时代;

  E.地外文明人的现实存在形态 : 德赋财赋时代;

  ◎人的现实存在形态逐渐迈向:德富财富时代。

  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创立历程

  2008年,郑小明提炼出德富财富价值观念;

  2012年,形成德富财富价值观念理论雏形;

  2015年,完成德富财富价值观念理论验证;

  2016年,开始筹划郑小明德富财富榜;

  2017年,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初榜面世;

  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郑小明德富财富榜人物推选;

  2018年,郑小明德富财富榜100人增选活动之------

  世界哲学大会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哲人增选进行中

  哲人是“学以成人”的导师和榜样。哲人以其德性、智慧和创造力,成为影响、塑造和引领人类文明增量的重要力量。郑小明德富财富榜人物杜维明、释星云、任法融、曹圣洁、陈广元、郑永年、孙立平等学界哲人,柳传志、马云、马化腾、张瑞敏、冯仑、俞敏洪等商界哲人,他们为各行、各界的文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是各行、各界“学以成人”的导师和榜样。

  郑小明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对民族文化、世界文明和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哲人的学习继承与创新发展及理论概括升华。

  2018年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哲人增选,以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为契机,以能做“学以成人”的导师和榜样为标准,以线上线下全民参与推选为基础进行增选。

  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增选哲人哲言推选

  --杜维明、张世英、陈来、孙正聿、杨国荣、王博、倪梁康—

  杜维明—2018世界哲学大会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哲人--哲言录

  杜维明先生,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国际哲学学会名誉院士(代表中国),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并曾应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的邀请参加为推动文明对话而组建的“世界杰出人士小组”。作为“儒学第三期”的主要推动者,杜维明教授长期致力于阐释儒家经典,同时以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眼光审视儒家传统,力图通过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复兴中国文化。多年来,其开拓的“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儒学第三期”等诸多论域,在国际思想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由于其杰出贡献,杜维明在2001和2002年分别荣获第九届国际“李退溪研究奖”和联合国颁发的“生态宗教奖”等奖项,并在2009年荣获中国首届“孔子文化奖”。 杜维明教授著作等身,代表性的学术出版物主要包括《行动中的新儒家思想——青年王阳明》《“中”与“庸”——儒家的宗教性》《仁与修身》《儒家思想:以创造性转化为自我认同》《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等。

  ◎成功申办2018世界哲学大会的三条理由。

  第一,中国需要哲学。鸦片战争以来的 150 年中,救亡图存的爱国心使得社会精英都忙于做拯救国家的政治家,很难出哲学家。但 2013 年,当代中国的发展有了新的契机,全国上下都提出,除经济、政治之外,文化和生态对发展同样重要,以此修正现实中经济发展过于凸显的现状,回到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会带来人生价值的追问、世界观的认同、文化的发展目标等一系列的转向。也许国际哲学协会联合会(FISP)不需要中国,但中国需要国际哲学协会联合会,需要全球范围内哲学上有建树的人帮助中国一起发展。150 年中的拿来主义最多只是工具,而不是从哲学上寻找中国自己的出路。

  第二,西方哲学需要走出象牙塔。由于追求学科上的纯净,西方哲学已经成为象牙塔中的学科,自我边缘化了。虽然当代有哈贝马斯、德里达、福柯、罗尔斯等杰出大家,但是比起政治学上的亨廷顿、社会学上的罗伯特 · 贝拉、受韦伯影响至深的帕格森、科学上的爱因斯坦,哲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式微。哲学必须显示出影响力和公共性,而中国能提供丰富的资源、宽广的视野。

  第三,哲学本身必须全球化。哲学的太阳从希腊升起,不能在从希腊落下,要普照世界,落到多个文明大国,包括中国、印度、拉美等。

  ◎在多元现代性的全球化背景中,为了回应“经济人”的困境、“文化人”的迷茫和“生态人”的超越等问题,“精神人文主义”的提出或许为建立人的主体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精神人文主义”几乎可以说是杜维明教授毕生儒学思想的精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长江商学院名誉教授及人文委员会主席杜维明教授认为,构建人文精神必须有自我、社会、自然、天道四个向度。这四个向度,身心的和,人和人的交互及人和社会的互动,人和自然的持久和谐,人和天道的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人之所以成人的基本的框架。这个框架的核心问题在于何以能够真正地学而成人,何以能够真正地为己。

  “‘学做人’其实,是个大问题!”杜维明先生说,“学做人”几乎被世界各地的哲学家所接受。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而且现在又特别严峻的重大问题。”正是在杜先生提议下,“学以成人”成为第24 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这是世界哲学大会百年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国哲学思想文化传统作为基础学术架构;第一次将中国精神秩序中核心关注的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及传统作为核心议题。

  “人类社会正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粮食安全问题,能源危机问题等等太多的问题。我们眼中除了看到人类一片繁荣的迹象之外,还要看到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长江商学院CEO班首期校友傅成玉在谈到全球问题时解释道,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应对全球问题,中国儒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很好的解题思路。傅成玉说:“我们人类是一体的。中国古代哲人张载提出来,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是站在人类自身发展的角度,来提出的解决思路。即人类是由一个共同的命运来维系的,因此需要共同应对问题,共同发展。”

  孙正聿—2018世界哲学大会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增选哲人--哲言录

  孙正聿先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社科联副主席。代表作品《哲学通论》等。

  ◎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其基本功能是对人类文明进行理论总结和思想升华,塑造新的时代精神。当代中国哲学应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以理念创新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确立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福祉的新哲学理念。例如, “人类利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着眼于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福祉,着眼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哲学理念,体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统一。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一再强调,哲学的目的是使人“尊敬他自己,并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则提出,哲学以外的学科,都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而哲学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在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中外哲人的不谋而合,那么为什么哲学可以使人学以成人呢?我自己有四点体会,我将其概括为四个“大”字:哲学探究的是人生在世的“大问题”,哲学构建的是范畴文明的“大逻辑”,哲学提供的是睿智通达的“大智慧”,哲学传承的是启迪思想的“大手笔”。

  ◎哲学意义的存在论、本体论和世界观,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于“存在”、“本体”和“世界”的实证知识,而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实质内容的反思性的哲学理论。作为历史性的思想和思想性的历史,哲学的世界观是以理论形态所表征的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它既是反思存在的存在论,又是追问存在的根据的本体论,由此构成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否定性统一的辩证法。辩证法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基本问题”的存在论、本体论和世界观“三者一致”的哲学理论。

  ◎时代的哲学理念,集中地体现着时代的哲学精神。人类的哲学思想,以“层级”性和“顺序”性两种基本方式关切着人类自身的存在。这两种基本方式,其根本区别,是如何处理人的生命活动意义上的“标准”与“选择”这对范畴的相互关系。纵观人类哲学发展史,其历经着由传统哲学的“层级”性追求,到现代哲学的“顺序”性选择。这一发展历程,最终达到的是以在价值“排序”中“选择”某种“历史的大尺度”作为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标准”。因此,哲学理念总是不仅“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而且“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意义上的标准。

  ◎以探析人类文明的时代性问题为出发点,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界的马、中、西对话聚焦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哲学理念创新,以继承性、民族性为基础,以原创性、时代性为目标,以系统性、专业性为导向,构建以哲学理念创新为聚焦点的当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凸显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力,增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为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性变革贡献中国智慧。

  张世英—2018世界哲学大会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增选哲人--哲言录

  张世英先生,曾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任教,担任教授职位,现已离休。其中1959-1966年负责《光明日报》哲学副刊。现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黑格尔全集》编委。主要著作有《论黑格尔的哲学》《论黑格尔的逻辑学》《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评述》《黑格尔〈小逻辑 〉译注》《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欧洲哲学史稿》(合编)《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进入澄明之境》《哲学导论》等;并且创办并主编了《德国哲学》和《中西哲学与文化》两种哲学辑刊。

  ◎中国人有一句口头禅“人生在世”,大体上相当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 “在世界中存在”。人如何生活于或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是一个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大体上有两种关系,一种在西方就叫作“主体-客体”式,将人当成主,外面世界的万物当成客。我认识你,我利用你,我征服你,我是主,你是客,人与世界是一种彼此外在的关系;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海德格尔德文叫作“人与世界”(“Dasein -Welt”),“Dasein”,可以翻译成“此在”、“亲在”或者“缘在”,也就是一般的人。人和世界是一种内在的关系,一种互相构成的关系。人构成世界,世界构成人: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就像中国的王阳明所说,人心和天地万物,“一气流通”,天地万物离不开人,人离不开天地万物。这两种思想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我就把海德格尔说的“人和世界”的这种内在的、彼此不分、互相构成的关系,姑且粗略地比之为中国人所说的 “天人合一”或者“万物一体”。

  ◎我认为,中国哲学的未来走向,应当是继续走五四运动所开辟出来的道路,在继承中国“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的优点如高远的精神、强调和谐的精神上,摆脱“天人合一”式原始性,努力吸取西方近代“主-客”式的主体性,自我的独立性思想之优点,摒除其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专制主义之流弊。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和西方近代的“主-客”式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后‘主-客’式”的‘天人合一’”的道路。

  那么现在有没有这个趋势呢?我觉得中国现在的市场经济,特别是网络世界,就是我说的“后主客二分式的天人合一”的一种生活模式。网络世界里讲微信、微博、微电影,这个微文化、微世界让人的个人自我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欲望,个人的思想、感情、创新,都可以在微世界里自由地表达出来。所以我说网络世界、网络文化是中国的思想文化强调个人启蒙、强调个人自由的一个很好的标志。但是这个网络又不是个人主义。网络把整个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大家互相依存,不是强调个人,不是个人专制主义。这个网络强调整体观。现在在网络世界里,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只要一机在手,几千里外的人就可以倾诉衷肠,大家彼此连成一个世界,连成一个互通互融的整体。所以网络世界有两个特点,既强调自我的自由、独立,又强调万物一体,所以它是一种后主客二分式的天人合一,我觉得这是中国思想文化走向未来的一个光明的前景。

  未来世界哲学的前景,我认为是西方式的和中国式的“后‘主-客’式的‘天人合一’”,两者对话交融的一个新天地。

  陈来—2018世界哲学大会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增选哲人--哲言录

  陈来先生,现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副执行长(2002-2008)、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中国冯友兰研究会会长,以及复旦大学讲座教授、山东大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校兼任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出版有专著30余种,译著多种,共发表论文300余篇。他近期出版的著作有《仁学本体论》《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孔子·孟子·荀子:先秦儒学讲稿》等。

  ◎中国文明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为宇宙观。与西方近代以来机械论的宇宙观相比,古代中国文明的哲学宇宙观是强调连续、动态、关联、关系、整体的观点,而不是重视静止、孤立、实体、主客二分的自我中心的哲学。从这种有机整体主义出发,宇宙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每一事物都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显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故人与自然、人与人、文化与文化应当建立共生和谐的关系。中国哲学的这种宇宙观不仅对古代中国文明提供了思想支撑,也为中国文明提供了哲学基础。

  ◎传统宇宙论总是要以各种方式追求一个存在物作为最高本原和基础,由此化生万物,而仁学本体论不把仁体和万物看成母子关系,因此不是本体去生成,而是本体显现大用。仁体是实体论的,同时亦是作为一切可能性的条件、根据和基础,这是中国哲学的传统,中国哲学本来没有西方式的神学思维,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人与世界的统一。从仁的伦理本质来说,仁代表指向他人的爱。这种爱是个人对于他人的爱,而不是指向自己的爱。因此,就道德修养而言,可以说仁的实践是属于为己之学,但就伦理关系而言,仁代表指向他人的伦理、他者的伦理。因此,仁正如其字形“从人从二”一样,其本身就预设了人与他人的关系,并以此为前提。所以一切伦理都是面对他人世界,是对人与人关系的原则,而仁是儒家哲学中最重要的他人伦理和关系伦理。

  ◎从仁的立场来看,在本体论、宇宙论上必须建立事物的相互关联,必须建构一个与他者关联的共同体,建构一个关联世界,而不能如近代哲学只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忽视社会的主体性。那种把他人看作自己的地狱的看法,完全不能建立人与人、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沟通基础。

  ◎朱子对经典学习,是持“德性”与“问学”相统一的立场。一方面,因此朱子既以道问学的态度,主张人的为学向一切人文知识开放,注重精神发展的丰富性;但朱子并不是引导人走入专门性知识,而是朝向超越专门知识,追求达到一种对全体世界的理解。另一方面朱子也以尊德性的要求,要求读书者把经典书中的道理与个人的涵养结合在一起,注重道德意识和价值情感的培养,这也是与通识教育的宗旨相符合的。

  ◎萨特思想开启了后现代分散化、离散化个体主义的思维,在这种思维中,世界存在只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无法和其他的个体或群体沟通。当然,如列维纳斯所说,黑格尔哲学中没有自我也没有他者,而只有总体,这也是不行的。但是列维纳斯虽然强调了他者的存在,人与神圣他者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而忽略了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不能在哲学上建立“他人”的重要性,不能建立起关系本体。马丁?布伯提出“相遇”,主张面对他者打开封闭的自我,布伯还提出“本体乃关系”,以关系先于实体,实体由关系出,其本体论可称是关系本体论。从认识论回到生活世界,从关系理解生活世界,这才是本源性世界。儒家仁体思想与马丁?布伯的学说有接近之处,仁不是自我中心的,并不单纯强调个人修身,仁学不仅是克己,更是爱人,不仅是为己,也是为他。

  ◎我所论的仁体与熊十力的实体论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熊十力前期的新唯识论主张唯心论,新唯识论的宗旨是把心说为本体。而我不主张唯心论,仁学本体论的本体非心非物,不是心也不是物,这是哲学根本的不同。不过,熊十力上个世纪50年代的体用论,改变了三、四十年代新唯识论的说法,不再以心为本体,认为实体非心非物,这就在哲学思维上与仁学本体论接近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其实熊十力哲学的真正有意义的遗产可能并不在以心为本体,以心为本体是宋明心学的传统,而在其哲学宇宙论的“即体即用”的结构。他用此结构处理本体和现象,以新的哲学结构诠解了古典的体用不二,这一结构可谓颠扑不破,有功于儒学。

  ◎李泽厚说现象既是现象也是本体,至少在形式上熊十力已经精密地阐述过此观点了。不过,熊十力晚年虽然宣称心与物皆非本体,而是势用,但他晚年不会把实体说为仁体。熊十力又总是在炤明、升进的意义上讲心,但这样的心只是精神,还不能确定伦理方向,只有仁心才能确定伦理的方向。但是仁心并不是本体,只是本体在人心的发用。

  ◎在仁体论看来,西方哲学的毛病亦然,海德格尔的烦心必须以仁心来替代才有意义,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也必须以仁心为基础才有伦理的意义。而在仁体论的立场,仁体不即是本心,仁体可发显为仁心、本心。

  ◎ 首先仁体论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一个包含无数关联、变化的世界,一个内在地含有价值的世界。生活的意义、世界的意义,可称为本体。仁体生生,天道生生,人生亦乾乾不已。仁学把人的存在看成与这一生生大流融合的一体,是不断生生向生的。把人生看成与万物一体,人在与万物共生中获得伦理意义,也在生命的继承和延续之中获得生命的意义,这种生生之仁指向的是人生之“乐”。

  ◎我所理解的“哲学”。我认为应当把哲学看成文化。换言之,“哲学”是共相,是一个“家族相似”的概念,是世界各民族对宇宙人生之理论思考的总名。在此意义上,西方哲学只是哲学的一个殊相、一个例子,而不是哲学的标准。因此,“哲学”一名不应当是西方传统的特殊意义上的东西,而应当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富于包容性的普遍概念。价值也具有多元普遍性,我提出“价值的多元普遍性”这个概念,是强调西方价值和东方价值都具有普遍性。在价值的多元普遍性的基础上,跨文化的哲学对话才能得到真正的促进,进而发展当代世界的人类哲学智慧。

  ◎哲学智慧不应只是哲学家头脑中的逻辑思辨,哲学应该从书斋中走向人的生活世界。就儒学而言,在发展作为形而上的建构的儒学时,我们更应该强调作为生活伦理的儒学。儒学的任务或功能并不是直接推动当代世界的发展,而是在当代世界全球化和现代化等种种趋势之下提供与其相补充的一种人文主义精神,来引导人的一般精神方向。

  ◎中国哲学会更多地吸收世界哲学的养分,世界哲学也将更多地理解中国哲学,形成对于哲学的新的理解,彻底摆脱几百年来欧美哲学主宰世界哲学的局面,使哲学能够真正适应多元文化的当代世界。

  杨国荣—2018世界哲学大会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增选哲人--哲言录

  杨国荣先生,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同时担任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等职务。曾先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作学术访问和学术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在海内外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他最近发表的专著是三联出版社出版的《庄子的思想世界》,最近发表的文章包括《政治实践与人的德性——儒学视域中的为政和成人》《儒学发展的历史向度》等。

  ◎修道之谓教。这涉及广义上的成人的问题,我以前做的工作,包括晚近出版的《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多少涉及这一话题。工夫论是中国哲学的概念,它需要从多重方面、多种形式、多重角度具体展开,我的工作或可视为其中之一。大略而言,我主要以广义上的成己与成物为关注之点。在我看来,工夫本身以成己与成物为指向,离开了成己成物的过程,工夫就失去了内在意义。从这方面看,我正在关注的“事”的哲学意义,也同样涉及人的成就,因为人本身因“事”而在。工夫论的问题不能再走宋明理学的老路,不能将之仅仅限于心性涵养之域。现在一些讲工夫的人,仍趋向于主要把工夫和意识活动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工夫并不仅仅囿于意识活动,工夫的展开过程就是具体做事(与对象打交道)、处事(与人打交道)的过程。它固然需要个体的自我省思,但不能单纯地限定于个体在内在精神世界中的活动。事实上,即使宋明理学中的一些大家,如王阳明,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提出“事上磨练”,亦即把“事”和工夫联系起来。“事”并不是外在的,它同时也与我后面会提到的人的感受问题相关,其具体内容既涉及人向世界的适应(humanbeingsto world),也关乎世界向人的适应(world to humanbeings)。

  ◎人与世界有三层关系:说明-感受-规范

  哲学与当代世界的关系背后,蕴含哲学与世界的关系这一更普遍层面的问题,后者则与人和世界的关系无法相分。从最一般意义上说,哲学与世界的关系或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对世界的说明。人总是追求对世界作各种形式的理解,与此相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这一问题既可以从经验知识的层面去追问,也可以从哲学层面去加以思考。前者主要指向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或某一特定对象,其内容也更多地体现于知识经验的层面;后者则跨越特定的界限而追问作为整体的世界,并从形而上的层面回应世界“是什么”等问题。

  第二方面涉及人对世界的感受。说明世界主要关乎广义上的“是什么”,感受(affectively experiencing)世界则涉及世界对人“意味着什么”。这种意味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艺术的、宗教的、伦理的、科学的,等等。在人与世界的关联中,感受(affective experience)构成了重要的方面。人不仅关切存在何种世界,而且会感受到这个世界对人的意义,这种感受的内容常常以“好或坏”、“美或丑”、“有利或有害”等形态呈现。对于具体的人来说,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样的对象或同一世界对不同的个体往往具有不同的意味,这一事实表明,感受有着多方面的个性差异。

  第三方面关乎对世界的规范。规范涉及当然,对世界的规范与世界应当如何的问题相关。人不仅追问世界是什么、不仅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这个世界,而且关切世界应当成为何种形态。这里的“当然”既以现实为依据,又基于人的理想和需要。人不会满足于既成的世界,他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来变革已然的存在,努力使之化为合乎理想的存在形态,这样的过程,即表现为广义上的规范世界。对世界的说明侧重于对世界的理解(是什么),对世界的感受侧重于世界对人的意义(意味着什么),对世界的规范则致力于使世界成为当然的存在形态(应当成为什么)。

  ◎三层关系对应: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应该成为什么

  可以看到,说明世界、感受世界、规范世界,分别关联世界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应当成为什么,并构成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方面。具体而言,说明世界以世界的真实形态为指向,这种形态非人可以随意创造或改变:从说明世界的角度看,世界是什么样的,就应如其所是地加以把握,在这一方面,人更多地适应于这个世界(humanbeingsto world)。事实上,人与世界的说明关系,往往更多地表现为人对世界的适应。相对于说明世界,对世界的感受具有某种中介的意味:一方面,感受世界以对世界的理解、说明为前提,如果不了解世界的现实形态,便难以形成对世界的真切感受,就此而言,“意味着什么”基于“是什么”的追问;

  另一方面,对世界的感受也会引发人们进一步去改变这个世界的意向:如果世界不合乎人的理想,则如何改变这一世界就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进一步说,即使世界给人以“好的”感受,也依然会面临如何达到“更好”的问题。最后,对世界的规范,进一步将说明世界所涉及的“是什么”与感受世界所蕴含的“意味着什么”引向“应当成为什么”的问题。从人与世界的关系看,较之说明世界侧重于人对世界的适应(humanbeingsto world),规范世界更多地表现为世界对人的适应(world to humanbeings)。

  ◎感受的丰富性、多样性、个体性基于人与世界的具体互动

  我以前也提到过感受性问题,但主要是侧重于具体的层面,如道德感、生存感等,现在则从人和世界的关系这一更广泛的方面去理解,并以世界对人意味着什么为感受的具体内涵。人与世界的关系不仅仅以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为内容,而且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在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物理对象、山川草木,都会给人以不同的意味;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多样的人与事,同样也会引发各种各样的感受。感受使人对世界的把握更丰富多样。以“是什么”为指向的“说明”侧重于从事实层面了解世界,“感受”则把人自身也融合到其中,世界本身的多样性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也由此交融在一起。从活生生的人的存在来看,这是不可或缺的方面。人不是机器,而是非常丰富的存在形态,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总是充满多样意义、包含各种意味。

  感受的多样性、丰富性、个体性,可以视为人与世界互动过程之具体性的体现。在谈人与世界的关系之时,通常比较注意说明世界和规范世界的问题,也就是说,人一方面要求理解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又希望改变这个世界,但与二者相关的感受世界这一方面,往往没有给予自觉或充分的注意,这当然不是说没有触及,而是没有将其作为重要方面加以突出。

  ◎当今的哲学要回应资本、权力、技术对人的影响

  从一般意义上说,哲学总是要面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问题,对此需要给出各种回应。在不同时代,这样一些问题可以说都无法回避,当然,其表现形式可以不同。从当代的存在处境看,如下几个方面问题可能比较突出。

  一是资本对人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展,资本的影子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它对人的影响是现代社会必须正视的问题。从马克思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理论,都从不同方面对此作了多角度的关注和分析。如马克思已指出的,在资本的作用之下,人往往面临走向商品化的趋向,后者导致的可能结果是人的异化。在当代社会中,资本似乎不断在泛化:不仅仅狭义上的金钱成为资本,而且文化,包括知识、信息、技术也可以成为资本,广而言之,人所掌控的各种社会资源,都可以化为资本,从而,广义上的资本可以说支配控制着人的方方面面。这是现代社会需要正视、面对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权力。权力属于政治领域,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权力对人的约束和影响,也越来越突出。权力既可以通过直接的政治权威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间接的方式来影响人。福柯把知识与权力联系在一起,也注意到权力的不同形式以及它对社会生活的多方面影响。权力的最大特点就是支配和控制,在历史和现实中,常常面临外在权力(power)对个体权利(right)的消解问题。如何使不同形式的权力得到合理安顿、使权力在社会各方面的运作更趋向于比较合理的方向,这是现在需要正视的问题。现在政治学、政治哲学成为显学,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诸如自由主义、权威主义、贤人政治,等等,应运而生,这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权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对权力本身的思考,则成为哲学的题中之义。

  第三个方面是技术。技术对现代社会及人的生活的影响,已成为引人瞩目的现象。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克隆),等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在一定意义上,现代人的生活中可以说时时处处都受到技术的制约。技术既不断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也使人逐渐产生对它的依赖感。政治权力有时并不直接与人相关,但技术却无孔不入,伴随着人的日常生活。由此可能导致不同的问题,如人工智能对人的支配和控制。现在很多人担心将来机器人可能控制人类,这种担忧也从一个方面表明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能不正视的问题。

  ◎哲学视野的参与,关乎价值上的合理走向

  当代面临的以上问题既需要在经验、知识层面加以考虑和应对,也需要哲学视野的参与,后者关乎价值方向上的合理走向。人总是离不开意义的追寻,前面提到的感受性也与之相关。康德曾指出,如果没有人,那么这个世界就如同荒漠,这实际上是说,离开了人,世界就没意义。另一方面,人如果失落了对意义的追求,便会走向虚无主义。虚无主义的内在特点在于消解意义。意义的追寻,包括追问什么是好的生活或值得过的生活,什么是完美的人格,什么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是合理的交往关系,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仅仅凭借经验知识就能够解决的,这里同样需要哲学的思考。哲学家不一定解决具体问题,但他可以引导人们去关注、思考意义问题,使这个社会、使人本身的存在更合乎人性。

  ◎学以成人:既体现中国哲学传统,也具有世界性

  “学以成人”,就这个题目本身而言,无疑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传统,但它同时也具有世界性,简而言之,世界哲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行,当然需要体现中国哲学的背景,但它又是世界性大会,需要展现普遍的哲学内涵,把“学”与“成人”联系在一起,既体现了中国哲学一以贯之的传统,也显示出世界性的意义。

  学:属认识论范畴,亦有伦理学、价值论涵义

  以“成人”为“学”的指向,表明人不是既成的,而是生成的:人的存在过程就是不断的生成的过程。从哲学史上看,儒家对人的这种生成性给予较多关注,其成己、成人之说,便表明了这一点。在晚近哲学中,海德格尔也注意到这一点,其《存在与时间》便以此在为关注对象。作为人的个体存在,此在首先被置于时间的视域,其中也包含对人的生成性的肯定。在海德格尔那里,这一看法与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联系在一起,意味着人并非受制于既定的本质。

  ◎在“学以成人”的命题中,“学”显然是就广义而言,而非仅仅限于知识的获得过程。对“学”的这种理解,非常契合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传统:儒家意义上的“学”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获得和积累的过程,它同时也与人自身的成长过程亦即“成人”相关联。这一意义上的“学”同时具有伦理学、价值论的涵义,而不仅仅是认识论的范畴。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学以成人”,可能容易引向以“成人”为“学”的整个目的,这一理解也会使“学”的意义受到限制。这里,应当自觉地意识到,“学”不仅仅与人自身的成就相联系,而是表现为“成己与成物”的统一,即不仅要成己,而且同时要成物。在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传统中,“学”侧重于知识的把握,并相应地首先与成物联系在一起,而“学”与成人和成己的关联往往被忽略或者遗忘了。这种偏向无疑应当克服,但不能由此走向另一极端,以“成人”消解“成物”。

  以上问题又回到一开始提到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如上所言,人总是面临对世界的规范问题,后者在广义上包括“成己”(成人)与“成物”两个方面,即人的成就与世界的成就。“学以成人”需要从比较宽广的视野中去加以理解。总之,成人与成物不能截然分离,离开了成己成人,单纯地关注于成物,这是一种偏向。仅仅强调成人则可能导向另一重偏向。

  ◎成人:既指向自由人格培养,又包含成就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有其特定的意义。在当代社会中,人往往受到人之外的力量的左右、支配和控制,以此为背景,人自身的成就最后所指向的便是自由人格的培养。成人说到底就是自由人格的培养,如何培养自由的人格?这是我们必须自觉加以关注的重要问题。当然,从哲学意义上理解“学”,除了回应现代世界对人的各种限定之外,还可以赋予它更广的意义。这里的前提当然是对人的整个存在境况作总体上的理解:人的存在过程既面临成就自由人格的问题,同时也有成就世界的问题。如果单纯地把视野集中于人自身的成就,悬置对世界的变革,那么,人本身往往会变得苍白化、片面化。宋明时期,理学家仅仅关注于人的心性之域,要求化人心为道心,把对世界的作用视为玩物丧志,这就可能导致以上偏向。在现实生活中,成物与成人不可偏离。成物归根到底是为了给人创造更合乎人性发展的背景,就此而言成物本身不是目的,但成人的过程也离不开成物,否则,便难免趋向抽象化。

  简而言之,就中国哲学本身而言,需要以开放的视野,充分理解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哲学传统,并进一步消化、吸收不同的思想资源。同时,又应立足于当今的时代,回应这个时代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由此形成新的思想系统,给中国哲学的历史长河留下一些新的东西。我想这是中国哲学应该有的定位。

  当然,如我以前所言,哲学是对智慧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探索,而非千人一面。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从其自身所处时代、个人的背景、兴趣、积累、理解、对世界的感悟等等出发,形成自己新的思考。今天,在走向世界哲学的过程中,哲学依然将处于多样的、个性化的发展过程。

  ◎中西相分,史思脱节,中西马打通亟待具体落实

  直截了当地说,目前中国哲学的发展现状和态势不是很令人满意。其中的原因有多重方面。哲学史和哲学理论无法分离,以此去衡量,则时下史与思脱节的现象似乎比较普遍。同时,王国维在上个世纪初已指出,学无中西,从哲学的层面看,所谓学无中西实际上也就是形成世界哲学的视野,以比较开放的视野去对待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多样智慧资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西相分仍是今天经常可以看到现象。史思之间的脱节、中西之间的分离,至少在研究进路上限制了中国哲学的当代发展。此外,立足时代的理论性、建构性思考,也比较少。现在常常可以听到所谓切入时代、切入现实的呼吁,但呼吁者本身却很少真正切入现实。中西马之间的沟通也有类似情况,要求打破中西马之间的界限壁垒,至少已有十余年,但至今似乎仍主要停留于呼吁,较少看到切切实实的沟通工作。尽管哲学研究在具体的领域中得到了推进,但总体上,似乎尚不尽如人意。

  ◎良知与德性

  如何在日用常行中为善去恶,是理学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善去恶以分别善恶为前提,而善恶之分则表现为一个知的过程(知善知恶)。道德行为与道德认识的这种关联,早期儒家已有所论析,程朱对二者的关系尤为关注,并由此进而强调了知当然对行为当然的逻辑在先:从程朱以穷天下之理为进路,就不难看到这一思维趋向。这里似乎内含着某种乐观的信念:通过穷所当然之理,便可逻辑地引向为善去恶的道德实践。

  ◎理性规范所体现的,更多地是一种普遍的理念,遵循理性规范,同时也就是贯彻和落实普遍的理念。就此而言,强调以一般规范制约个体行为,似乎具有某种理念伦理的特点。德性则总是具体化于自我的内在人格,而不同于抽象的理念,以德性为行为的根据,亦相应地呈现为一种德性伦理。从理学的演进看,程朱一系以天理为第一原理,要求行为自觉地遵循普遍之理,表现出明显的理念伦理趋向;王阳明以良知为本体,把道德实践(功夫)理解为一个化德性为德行的过程,则蕴含了德性伦理的向度。从程朱到王阳明,逻辑地展开为由理念伦理到德性伦理的转换。

  ◎就现代思想的演进而言,在反本质主义、解构逻各斯中心、告别理性等旗帜下,对理性的贬抑以及对意义追求的质疑往往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与之相随的是意义的消解和失落,在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那里,这一趋向取得了较为典型的形式。解构主义以不确定性为关注目标:拆解现存结构,放弃逻辑整合,拒绝任何确定解释,简言之,不断地超越给定的视域(horizon),否定已达到的意义,但又永远不承诺新的意义世界。解构强调理解过程的不确定性,同时亦封闭了走向意义世界的道路。

  倪梁康—2018世界哲学大会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增选哲人--哲言录

  倪梁康先生,目前任职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担任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西学东渐文献馆、现象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外国哲学学科负责人;国际《胡塞尔研究》学刊编委、国际《现象学世界》丛书编委;国内《中国现象学与哲学研究》《中国学术》等学刊,《中国现象学文库》丛书的编委;《胡塞尔文集》的主编。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哲学,尤其是近现代哲学和其中的现象学传统;近年来他又将关注范围有所扩大,涉及到中西方思想史上的各个最主要的意识哲学(包括心智哲学、心学、唯识学、心理哲学、心性论等)研究传统和研究领域,目前已经在相关的研究领域引起注意,预计日后有可能会形成一些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并产生一些超越学科领域的效果。目前倪梁康已出版论著9种,译著4种。他最近出版的专著是《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最近出版的一部译著是《道德意识现象学——情感道德篇》。

  ◎本届世界哲学大会第二场全体大会“自我(SELF)”中,倪梁康教授从中西方哲学传统尤其是现象学传统和唯识学传统出发,探索(首先是胡塞尔哲学意义上)从静态、点状的“纯粹自我”(在感知行为进行的过程中被自我直接意识到的自身明见性,并赋予一切意识体验以“属我”的特征)到动态的、线状的“人格自我”(认定自我确然性始终处在时间性的流动中,包含自身的当下、过去和将来,并进而形成人格内容)的自我“生成”过程,他同样提示了中国哲学传统中与此相关的思想观点。

  ◎“人类意识与人工意识——哲学还能说些什么?”

  倪梁康讲述了哲学面对的较悲观的现状,他说,以霍金为代表的一些现代科学家提出哲学抨击论,这些科学家认为借助实证主义哲学找不到那种使宇宙存在、成立的说明,或者说他们已经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了,而不需要哲学家。倪梁康认为霍金口中的“哲学死了”就是当代哲学无法提供有实际意义的答案的结果。

  倪梁康在报告中提出和分析了随着现代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人类意识会被数码化、制作化而永生长存不死而带来的人类存在与哲学的严峻挑战。人作为身体的存在与作为意识的存在,如果两者能够分离,身体器官可以无限替换,人类意识通过拷贝、制作(人工意识,即人工的人类意识)可以永存不灭,那是否意味人在身体和意识两方面都能够得到永生?狭义的意识就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使人脱离动物,成为有理性的、加之偶然性因素才成为的那种所谓的“智人”。而人工意识就是人类意识突破、超越自己所得到的。为了加深理解,他特意提到了《超越》、《西部世界》两部电影。他说:“前者是人的意识拷贝的一个人工意识,后者是按照人的意识制作的一个人工意识。”倪梁康还提出了永生的五种方式:一是变成半个人工意识,关键是意识可否数码化;二是置换坏了的身体器官;三是从基因上解决生老病死;四是制作出不死的人工意识,这是可以成为现实的可能;五是用冷冻技术。倪梁康指出,他是带有悲观主义心态的,哲学家对于这些问题已经无法做出什么回答。哲学家把科学哲学家所做的事情比喻为美食评论家在评论厨师,自己却做不出来。在人可以永生之后,哲学所追求的就是目的论、生命的意义了。

  ◎在一定的意义上,现象学与唯识学都可以被看作是某种类型的意识哲学或心智哲学。在心识分析方面,虽然佛教唯识学并未明确提出类似"意向性"的概念,但它所做的相关讨论,仍然在许多方面可以与现象学,尤其是与胡塞尔一脉的意识现象学相通融,而且两者在许多问题的研究上存在互补的可能性。这已成为现象学研究界与唯识学研究界的一个基本共识。

  ◎现象学美学的起步。尽管盖格尔与胡塞尔两人在现象学方法的理解上依然存在差别,在实际进行的现象学操作方面也风格迥异,但直接朝向内在心灵的本质直观目光仍然构成盖格尔与胡塞尔超越论现象学的方法路径的交会点。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问题,这差不多是慕尼黑学派和哥廷根学派的现象学家的共同的总体诉求,无论这里的心理学问题是指审美心理还是道德心理,是指个体心理还是社会心理。对于盖格尔来说:现象学在审美学中发现了自己的特权领域。但审美现象学,即时审美体验的研究,必须要获得方法的支持,通向审美学的通道必须得到方法上的保障。这是盖格尔的审美现象学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王博—2018世界哲学大会郑小明德富财富榜增选哲人--哲言录

  王博先生,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执行主席,现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系教授,道家研究中心主任。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道家、儒家。已出版专著多部:《无奈与逍遥:庄子的心灵世界》《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简帛思想文献论集》《易传通论》和《庄子哲学》,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文明的历史,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是一部人理解自身和世界的精神史,也是人不断确立自己的存在及存在方式的历史。从希伯来到希腊,从印度到中国,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之中,人类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理解和定义自己。这种“理解”和“定义”通过构造有关世界、社会、国家和人的具体图景,影响和塑造实际的生活,从而成为思想的和生活的“范式”。 就这些“范式”的持续影响力而言,逐渐地形成一些强大的传统,建构起不同的文明类型,人也就随之成为不同的人,如希伯来人、希腊人、印度人或者中国人,一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古典范式的力量。但与此同时,文明范围内多种范式的存在以及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事实,也意味着人在“被定义”的同时具有超越某种具体定义,或者说“无法被定义”的一面,意味着人的存在方式的无限可能性。“无法定义”的向度显示出对于人类而言至关重要的“自由”的向度,或者说非现成的和无法“完成”的向度。这个向度通过“范式”的转移,不断地否定关于自身的具体定义,激进者甚至通过与“定义”本身的抗争,构成了“人”的自我认识和理解的重要内涵。

  ◎哲学是一门能够直接触碰人类心灵深处的知识领域,哲学家之间的互相理解,必然能促进中国与世界之间达成更具深度、更为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哲学大会,能促进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中国哲学学者和爱好者借助这个舞台充分地展现自己、展现中国哲学,同时充分地汲取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哲学思想。我相信,以此次世界哲学大会为起点,中国哲学的受关注度一定会越来越大。

  同时,以此为契机,面向未来,我们会进一步组织国内哲学团体、机构以及科研院所,进行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这种交流最终会落在学者上,尤其是更年轻的学者。新一代的中国哲学学者,很多都有国际学术交流背景,他们无论是语言能力还是对自身文明传统及国际语境下的哲学问题的把握,都更具优势,而这种优势本身就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坚实基础。

  正因为关注我国青年哲学学者和学生的发展,我们在大会期间特设学生专场。我很乐见中国学生与国际学生参加这个论坛,他们是未来,我们要把哲学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大学哲学教育,特别要重视以下几点:

  一是专业教育与跨学科视野的有机融合。专业的哲学教育是狭义的哲学教育,跨学科视野则能够把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连接起来。同时,在学习阶段,要把哲学问题的探讨和哲学史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是做到跨语言和跨文明的自觉。我们生活在汉语世界,但应该要深入了解与体验其他的语言和文明,尤其是在中国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家之时。

  三是历史的眼光和未来的眼光并重。从哲学视野出发,我们可以说,历史让我们了解从哪里来,同时我们还要树立未来的眼光,解决好到哪里去的问题。

  四是更加关注现实。对现实问题,哲学家给出的答案,或许不是某一个确定、标准的答案,但思考本身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它至少可以把更多的可能性呈现给我们。

  德富财富时代的典范《郑小明德富财富榜》以促新世界文明、弘扬时代精神、发展民族文化为使命。每年增选100名华人领袖人物/创新人物/创业人物/道德模范,铭记他们的德行/德言/德艺/财经/财智/财道;让大家学习他的德和道,让他落地生根福佑苍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新世界文明增光添彩。

  2018世界哲学大会 郑小明德富财富榜 哲人增选进行中

  ◎请将您推荐的人物资讯发送到郑小明德富财富榜邮箱Email--ZXMMWL@163.com

  欢迎您的参与,感谢您的支持。

  特别感谢:

  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主办方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和北京大学,为世界哲人提供的一体二宗三际多元的理性空间。

郑小明画《一体二宗三际多元》